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您现在的位置: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成果转化|双一流建设 >> 专家观点 >> 正文
尚雁洁:对创新创业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239 更新时间:2016-8-4 19:48:59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浪遍布全国,创客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成长。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4月下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对经同意离岗的可在3年内保留关系。
  在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氛围下,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进一步寻求突破?结合此前在美国的学习进修,笔者认为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与效率。
  来自美国的启示
  美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通过各个大学的技术转移办公室来进行推动。美国最早一批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成立,但大部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建立,主要是为了响应政府提出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号召,特别是拜杜法案颁布后对技术管理的需求上升。
  美国大部分的技术转移办公室是大学中的独立部门,有时与项目管理办公室(受基金或合同资助的科研项目)有联系,有时则完全独立,主要负责受理教职员工们的成果申报、申请专利和实施专利许可。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坦福大学的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斯坦福大学OTL成立于1970年,现有员工35名,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和经营。自收自支,其办公费用全部从知识产权经营收人中开支,约占知识产权经营收入的15%;全程专人负责,工作人员均为技术经理,拥有关键决策权,包括是否申请专利、把技术许可给哪家企业等;发明人及所在院系均参与分享专利许可收入。
  少数大学有独立的基金会负责技术转移,最著名的就是威斯康星大学WRAF基金会。笔者所在的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UWM)就专门设有UWM Research Foundation 基金会, 负责该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该基金会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学校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在内的知识产权评估、保护和许可;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包括商业模式对话、创业信息、创业指导等创业支持;将研发人员与产业界建立联系。其专利转让收入返还政策是成果转让后许可证利润的40%归基金会所有,40%归学校所有,20%归研发人员或专利发明人。
  据了解,在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中,87%的学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入不敷出,美国高校的科技成果通过专利许可进行转化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形成创业企业。也正是这种技术创业的思想同社会对新技术的要求相融合,形成了强大的新技术经济潮流,从而诞生了以斯坦福科学园为核心的“硅谷模式”。“硅谷模式”首创产学研合作,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群为基础,培育了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企业出资金、出题目,以较低成本获得和使用先进技术;科研机构、大学出智力、出技术,使科研成果更贴近市场需求。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些移民来自全球各地,将各自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带到这片陌生的大陆,并在激烈的生存压力下抛弃了各自文化中的落后因素。乔布斯出现在硅谷,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美国从法律、政策、大学、企业和风险投资等各方面,都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平台。
  由于市场规律的驱动,并不需要政府特别的动员和号召,就涌现出大量像微软、苹果、谷歌这样从个人和小团队开始的创新和创业,并在合适的环境中迅速发展壮大为国际性行业巨头。当然,这与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人的个人特质也有很大关系,但美国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也正是基于文化的包容和对创新、创业的宽容,吸引了全世界最杰出的人才通过创造性工作实现他们的美国梦,这也是美国在创新能力方面保持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
  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直接途径就是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将价值链要素连接在一起的最有效的组织方式,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实现者。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的竞争力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以中关村为例,从1984年由中科院相关科技人员创办的联想、汉王、曙光、龙芯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到2000年以百度为代表的IT创业企业,再到新经济环境下政府和市场催生的大众创业潮,创新创业精神薪火相传,中关村以特有的创业生态和发展模式始终引领全国,这与其多元化的内在基因密不可分。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强化科技同经济结合、科技成果与现实生产力对接,从而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让创新创业真正落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结合美国经验,笔者认为,要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破除科技人员、创业者创新的障碍,激发创新团队的活力,鼓励科研团队直接转化科研成果,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能够有利可图,让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和顺利转化。
  其次,要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引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最关键的是理念和文化。当前,创客所倡导的开放、共享、兴趣,为创新创业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和元素。对于创业者来说,创新文化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形成全社会对创业的共同认知,通过法律约束,制度制约、政策支持、宣传引导,打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创新创业的基本价值导向和核心理念,构建全面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文化,引领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要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打造协同创新链与产业链。加强专业型企业孵化器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内容,实现技术转移、成果推广、国际合作、人才引进和融资服务等各种创新要素集聚,推动科技成果在平台上进行转化。深度挖掘“互联网+传统行业”所蕴含的创业创新空间,加快更多产业升级换代,使颠覆性改变成为可能。
  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 尚雁洁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最新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 法律公告 | 寻求报道发展历程 | 联系我们 | 公益活动 | 赛事活动 | 联盟成员
    电    话:010-56257726  传   真:010-56257726  Email:Hezuo@cauec.org 
    京西办公区:北京莲石湖西路98号院7号楼阳光大厦   万寿路办公区:北京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工信部机关 
    Copyright 2014-2024 版权所有 校企合作联盟 校企联盟(北京)科技咨询中心  京公网安备11010902000809号   京ICP备14029264号